環球焦點

環球焦點

每次需要什麽用具或玩具時

时间:2025-04-20 16:51:10分类:休閑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3~4歲幼兒提出了“能按類別整理好自己的物品”的要求。從小培養幼兒養成整理的合肥好習慣,能增強他們的市长責任感、獨立性、江路接自信心,幼儿园教育集园衔培養做事認真、团天有始有終的成分长良好行為。那我們的章起o整孩子們他們對“整理”有什麽樣的表現呢?

一、課程緣起:淩亂的區角

由於小班孩子們對於班級物品的擺放不是很清楚,每次需要什麽用具或玩具時,合肥都如無頭的市长蒼蠅亂飛,找不到。江路接也有的幼儿园教育集园衔孩子在進行完區域活動後,不知道該把玩具放到哪裏,团天就隨手亂放或者直接丟在地上,成分长下一次活動時又找不到了。

每當區域遊戲結束時,孩子們總是著急收拾,為了完成“任務”,卻總會有一些玩具遺落在桌上、地上無人收拾,玩具筐也隻放在區域裏裝玩具而不是收拾、分類、整理材料,偶爾邀請個別幼兒來整理,孩子卻說“這不是我玩的”,“我累了、我要去做......”或是之間胡亂堆在一起。那當你們活動結束後,會把自己的玩具或者工具收好放回原位嗎?有些孩子說“會”,有些孩子會找一些理由來表示自己整理不了。於是,小班年級組以此為契機,和孩子們一起展開以“整理”為主的活動。

二、尋根源

(一)初探:尋找亂的原因

遊戲結束後收拾整理玩具,是幼兒在幼兒園裏每天都要麵臨的“難題”。針對這一“難題”,我們和孩子一起開展了討論。

梓舒:我收拾了,但是我不知道放的位置對不對。

一一:我不知道怎麽整理,所以收拾的有點慢。

玥玥:有的小朋友一邊收拾一邊還在玩。

經過和孩子們的討論、觀察以及溝通中,我們了解到目前班級的幼兒對於收拾整理玩具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沒有收拾整理的意識,玩具都混在一起了。

2.不知道玩具的擺放位置。

3.邊整理邊玩玩具,拖拉。

(二)尋根源:尋找亂的原因

我們的辦法,孩子們在收拾前就發現了很多的問題,於是,我們開展了“收拾”大討論。

師:那想想怎麽才能快速的找到自己的玩具呢?

可可:多拿幾個籃子,把玩具分開裝。

秋秋:一樣的玩具放在一個籃子裏。

宸宸:大的放一起,小的放一起,我們還可以把櫃子和籃子做上標記。

三、探方法

(一)繪本助力,習慣養成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意識到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老師帶著孩子們一起閱讀繪本《我會整理》《全都收拾好》。

(二)尋找方法

利用周末孩子們邀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去超市,看看超市的商品是如何收納整理的,並將自己學習到的方法和小夥伴們一起分享。

(三)行動:整理那些事兒

於是,孩子們從收拾區角開始現場嚐試,按“標記”擺放,音樂響起就開始行動!

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分享著自己看到的標記。就這樣,在尋找標記中,把玩具寶寶送回了家,班級的娃娃家也變得更加整潔了。當然,從送玩具寶寶回家到“亂”後的整理探究,這一切都來源於生活,最終也回歸於生活。慢慢地,孩子們的整理意識也逐步增強了,都會主動收拾玩具,按照“標記”把玩具送回家。

三、家園共育 科學銜接

關於整理這件事通過網絡平台,將孩子們學會整理的良好行為習慣與家長朋友進行分享,家長們紛紛表示讚同,並給予響應,寒假在家一個個變身整理小達人。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提出:“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不管在家還是在幼兒園,“整理”是幼兒每天都要進行的事情。讓幼兒學會整理,不僅有利於培養幼兒的勞動意識,還能幫助幼兒養成愛整潔、做事認真仔細、有始有終等良好習慣,為孩子一生的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將“整理”進行到底吧!(周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