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焦點

環球焦點

上了騙子的厦门信被圈套

时间:2025-04-20 14:53:38分类:知識

原標題:五一期間,网上贷款廈門有十四人因輕信“網上貸款”被騙

詐騙截圖

廈門網訊(記者沈偉彬、期间通訊員洪恒亮)五一假期,厦门信被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了。有人因轻不過,网上贷款還是期间有那麽一群人,上了騙子的厦门信被圈套,在五一假期中被騙了。有人因轻

記者從廈門市反詐騙中心獲悉,网上贷款五一期間(5月1日至5月4日)廈門市共接報電信網絡詐騙案件60起,期间同比去年同期下降22.08%。厦门信被60起警情中,有人因轻排名前三的网上贷款分別是貸款、兼職刷信譽、期间冒充客服、厦门信被網遊交易。對此,廈門警方分析出五一假期詐騙警情的三宗最,提醒市民群眾提防各類騙局。

最大騙局:十四人因輕信“網上貸款”被騙

今年29歲的湯先生有著貸款、刷信用卡的消費習慣,而每每到了還款日的時候都是他最犯難的時候,每個月都靠東拚西湊才勉強還上款。由於四月湯先生剛剛買了新手機和電腦,這讓他五月的還款壓力更大了,於是他想到了到其他貸款平台申請貸款來“以貸還貸”的“方法”。於是湯先生先後在“捷信”、“陽光錢袋”APP上填寫了貸款信息,5月1日時,湯先生手機接到15368643872的來電,對方自稱貸款公司,稱湯先生的貸款申請已經通過了,詢問湯先生是否需要辦理。這可“正和”湯先生的“意”了,湯先生滿口答應下來。

不過對方稱申請前需要先繳納8%的“貸款費用”以及“風險保證金”,急於用錢的湯先生便掃描對方提供的二維碼轉賬1200元。可轉完後,對方又稱湯先生信用太低需要提升信用額度,當天14時,湯先生又向對方轉賬3000元。轉完第二筆“費用”後,湯先生在朋友的提醒下發現被騙。

警方提醒有資金需求的市民群眾,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有良好的消費習慣,購物、消費前應合理評估自己的購買能力,並牢記任何在放款前收取任何費用的“貸款”,都是詐騙。

最“成功”:節前預警準,卻仍有人被騙

小何今年12歲,是廈門某小學六年級的學生。5月2日,由於小何QQ遊戲裏的吃雞戰場遊戲被封號,這可把好不容易等來放假玩遊戲的“黃金時間”的小何急死了,趕緊上網搜索如何解封遊戲賬號,隨後,小何竟在“拚多多”APP中搜索到一個自稱可以百分百解封的賣家。

小何趕緊添加了對方預留的QQ號,成為好友後,對方稱“不解封包退款”,然後向小何發送了一個二維碼讓其先支付120元的“手續費”,在小何支付完之後,對方還向小何索要了他的“吃雞”賬號,不一會,對方稱在“解封”過程中出現了“亂碼”,要小何再支付588元的“技術費”。

在小何又轉給對方588元後,這個“解封專家”又稱因為“解封是機密事件”,小何必須支付1800元的“保證金”才能進行解封操作,而且對方向小何承諾,小何之前支付的“技術費”和“保證金”在“解封成功”後,會返還給小何。

就這樣,小何在先後向對方轉賬2508元後,以為自己可以玩遊戲了,沒想到對方又要求小何支付一筆3000元的“封口費”,這時小何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警方提醒遊戲玩家,合理支配自己的空閑時間,不要過分沉迷於遊戲世界,更不要輕信網上一些“玩家”的虛假信息,通過正規渠道進行遊戲充值及交易。此外,家長及學校也要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多關注子女、學生的動態,切實起到監管的義務。

最易被騙:九名學生錢袋子不保

學生(9人)成了這個假期“最受傷”的人群。究其原因,造成學生易被騙主要原因是——五一假期的“時間充裕”。據多名學生家長反映,考慮到五一放假的因素,這個假期,確實放手讓自己的子女好好的玩一玩。基於這個原因,學生與平常相比,有了更多的機會接觸網絡,包括遊戲、網購等,極易貪圖一時便宜上當受騙。9名學生中,有5人因“網遊交易”被騙,3人因兼職刷信譽被騙,有1人因冒充QQ好友被騙。

廈門警方提醒市民群眾,不要點擊不明鏈接,不向陌生賬號轉賬匯款,不輕信網上“刷單”信息,妥善保管好個人信息,有任何疑問及時與官方客服、警方進行谘詢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