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廈門首條公交專用道周五“上線” 三種特殊情況可“借道”
(圖/海西晨報記者陳理傑攝)
海峽網訊(文/海西晨報記者雷妤)本周五開始,上线市民途經湖濱南路、厦门蓮前東西路要注意了,首条殊情若隨意占用公交專用道,公交嚴重者將被罰200元。专用种特
近日,道周市大交通辦召開公交專用道開通試運行新聞通氣會。借道記者從會上獲悉,上线2月1日起,厦门湖濱南路輔道右側車道、首条殊情蓮前西路主道右側車道(蓮阪轉盤至陽光百合段為輔道右側車道)、公交蓮前東路主道右側車道將劃設公交專用道,专用种特全長11.6公裏,道周試行期為一個月。借道這三條道路將構成“一橫”,上线成為廈門市首條常規的公交專用道。
按通行規定,在每個工作日7:00—9:00、17:00—19:30,公交專用道隻準許公共汽車、校車和執行緊急任務的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通行,其他車輛不得駛入。其他日期、時段對社會車輛開放通行。
試運行期間,暫時允許巡遊出租車在公交專用道沿線即停即走臨時上下客,但是不得停車候客,在道路主線以及道路沿線有護欄綠化等隔離設施的路段,禁止停車。其他車輛沿線禁止停車,需要臨時停車的引導到沿線相交次幹路和支路上劃定的臨時停車區域停車。
根據預測,屆時,公交車高峰期車速將提高20%,初期客流將增長5%以上。對市民而言,不僅乘公交的時間縮短了,坐公交也更加方便了。目前,沿線47個公交中途站的站名牌都更換成電子站牌,除了公交信息外,還將顯示公交車輛的到達時間及實時位置,無需查看手機也能獲取信息。
為減少占用公交專用道的行為,沿線布設了高清違停自動抓拍係統、固定式高清違法占道自動抓拍係統,公交車上也安裝了車載高清視頻監控係統,並與交警部門聯網,拍攝到的違章鏡頭將實時傳輸到舉報平台。
依據《廈門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若幹規定》,對於電動自行車、機動車違反規定進入公交專用道行駛的,將處以200元罰款。交警部門表示,試運行期間,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執法,給市民時間適應,但對違規行為較嚴重的,將進行處罰。
此外,有關部門將對試運行期間的情況進行評估,市民可撥打晨報熱線0592-8080000提意見、建議。屆時,有關部門將根據評估結果、存在的問題及市民反饋進行優化調整。
延伸閱讀
為什麽要建?
改善公共交通
早在2008年,廈門就開通了全國首條全程高架快速公交,即空中BRT。近年來,受各類工程施工影響,且機動車數量急劇增長,道路擁堵日趨嚴重,公交車運行效率降低,關於地麵公交專用道的建設早有呼聲。記者獲悉,廈門早已規劃了“一縱一橫”的公交專用道,將根據此次“一橫”公交專用道的試運行情況,再來決定“一縱”公交專用道的建設規劃。
那麽,為什麽選湖濱南路、蓮前東西路呢?市交通運輸局表示,“一橫”公交專用道沿線共有公交線路66條,運營車輛1102輛,日停靠班次10801班,日均承載40多萬人次。公交專用道開通後,公交運行效率將會有大幅提升,交通運輸部門將在試運行期內,結合大數據分析,分批優化公交專用道沿線公交線路,降低公交線網重複率,構建“快線+幹線+支線+微線”的多層次公交線網體係。
能否右轉“借道”?
三種情況下可以
不少市民疑惑:車輛右轉會進入公交專用道,這算違規嗎?對此,交警部門表示,三種情況下“借道”公交專用道不算違規。
比如,遇前方交通事故、交通擁堵或者交通管製等特殊情景,在交警指揮下借用公交專用道的;遇有前方車輛排隊等候或者緩慢行駛時,運載乘客的巡遊出租車、20座(含)以上大型客車借用公交專用車道的;根據道路交通標誌標線指示借用公交專用車道右轉或進出沿線道路開口的。
交警部門解釋,由於湖濱南路把輔道右側劃為公交專用道,將會遇到一些社會車輛需右轉進入公交專用道,或進入小區必須經過公交專用道的。目前,道路和地麵均已設置相應提示牌,市民按提示牌指引行駛即可。但無論何種情況,社會車輛都應先避讓在公交專用道內行駛的公共汽車、校車等,並在“借道”後迅速駛離。
評論:公共交通“光速”了,改善也得“光速”
廈門網訊(文/海西晨報草水萍)前幾天,我搭乘的士遇到一位健談的師傅,和我聊起了公交專用道。聽完的士師傅的話,我總結了他所擔心的問題無非是這幾個:原本就車多路窄,還專門開辟一條道路給公交車使用,其他車輛能使用的路更窄,豈不是越來越堵;公交專用道占用了道路最右的一條道,其他車輛無法臨時靠邊停車,這可怎麽辦;公交車以後可以不用等紅綠燈的話,速度更快,都沒人坐的士了,日子要不好過了。
我寬慰這位的士師傅可以換個角度看待問題:公交專用道啟用後,公共交通的效率提高了,選擇公共交通出行的市民也就變多了。也就是說,社會車輛少了,道路會更暢通,綠色出行的市民多了,坐的士的市民也會變多。
有關公交專用道的新聞報道,已經解答了這位的士師傅,也是大多數人的疑問。設置啟用時段、右轉區域、臨時停車位,這些都說明了公交專用道並非隻有公交車能夠使用,而是在特定時段、特定區域內提供給特定車輛使用,比如公交車、校車和執行緊急任務的警車、消防車等。
根據新聞報道,位於湖濱南路、蓮前路的公交專用道將在2月1日起試行一個月,違反規定駛入的,要罰款200元。我翻閱了不少全國各地有關公交專用道的內容,發現大部分城市的公交專用道的啟用時段都相差無幾,前後差距不超過半小時。比較特別的是,有的城市考慮到最右的道路容易被違停車輛、電動車、路人占道,公交專用道則設置在路中。此外,有的地方對違反規定進入公交專用道的車輛除了罰款200元,還要扣3分。
根據有關部門提供的數據,公交專用道開通後,預計高峰期車速將提高20%,初期客流將增長5%以上。這話的第二層意思就是,公共交通實現了“光速”,那麽廈門的整體交通狀況也會隨之改善。
改善是必然,但改進不能是偶然。比如,臨時停車位的設置是否合理,既做到不妨礙公交車等車輛的使用,也能方便巡遊出租車和市民?對於違反規定占用公交專用道的車輛,以教育為主的做法,是否能夠起到真正作用?公交專用道應如何管理才不至於變成電動車、自行車的“橫行專用道”?來廈的外地車輛並不熟悉本地的交通規則,該如何做好提前告知和規勸?
各個城市的情況不同,因此公交專用道的設置規則、設定情況都有所區別。2月1日起,廈門首條公交專用道將試行一個月。試行相當於是一個不斷試錯,不斷調整、磨合、改進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