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张坤基金經理調研的月内银行杨东步伐正在加快。11月10日,两次已經卸任基金經理的调研董承董承非攜手寧泉資產楊東,一起調研了主營製造業物流服務的宁波飛力達(300240.SZ);而易方達的頂流基金經理張坤,則在11月10日、非和16日先後兩次參加了寧波銀行(002142.SZ)的起出電話會議。
具體來看,现家现场飛力達披露的公司《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顯示,11月10日,张坤與董承非同時出現的月内银行杨东還有多位知名投資人。寧泉資產創始人楊東帶著餘璟鈺、两次沈沁、调研董承錢敏偉、宁波張斌等人也前往現場調研了飛力達,非和睿郡資產創始人杜昌勇和同事唐勝亦參與其中。
公開資料顯示,飛力達是一家專注於一體化供應鏈管理的現代物流服務商。截至11月18日,該公司市值僅31億元,流通市值1.82億元。
一家市值在30億左右的公司,為何受到多位機構投資者的關注?這和飛力達三季度的業績飛升有關。三季報顯示,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19.47億元,同比上升102.47%;單季度歸母淨利潤3054.06萬元,同比上升748.02%;單季度扣非淨利潤1158.25萬元,同比上升649.78%。截至三季度末,並無公募基金重倉持有該公司。
從調研記錄來看,飛力達後續的發展規劃備受關注。飛力達表示,公司依據最新確定的戰略定位,將探索和嚐試電子信息製造行業新的業務領域及運作模式,以內生式拓展與外延式並購相結合的方式,繼續嚐試將在IT製造業積累的供應鏈管理經驗,複製到其他相關智能製造行業。
而總市值高達2200億元的寧波銀行,則在本月中旬密集接待了三場機構調研。其中,11月10日、16日舉辦的兩次電話會議中,均出現了張坤的身影。11月10日舉辦的電話會議上,參與調研的機構多達近百家;而16日參與調研的機構僅有國信證券和易方達基金兩家,除了張坤之外,易方達基金的李涵雅、沐華、汪玲、李昭函、杜才鳴、郭傑、林高榜也出現在調研名單中。
從調研內容來看,機構投資者主要關注寧波銀行金融科技、財富管理等業務的進展情況。11月16日,寧波銀行的高管則重點介紹了如何保持息差水平平穩。
作為管理規模居於市場第一位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張坤在三季報中曾表示:“基金在三季度略微提升了股票倉位,並對結構進行了調整,增加了食品飲料、銀行等行業的配置,降低了醫藥、互聯網等行業的配置。”其中,易方達藍籌精選三季度則新增了伊利股份(600887.SH)和平安銀行(000001.SZ)新進前十大重倉股。
“知名基金經理的調研,並不一定意味著是對個股的看好,準確來說是把雙刃劍。如果調研到有利的因素,機構或許會買入並等待股價慢慢抬升;但如果調研到不利因素,則會在二級市場賣出。所以股民不能照抄作業,而是應該結合公司的基本麵進行分析”。業內分析人士表示。
中歐基金表示,近期的震蕩仍是調整配置的窗口期,中長期建議關注基建相關標的,尤其是經曆三季度的上漲後估值仍偏低的央企建築龍頭;中長期受益於雙碳政策的綠色電力等公用事業公司近期因新能源和周期行業的下跌遭錯殺,題材存在短期修複機會。
在經曆半年的調整後,消費行業整體估值已回落至過去五年均值。雖然基本麵受經濟下行影響較多,但中長期仍具配置價值,近期消費股的反彈更多表現出資金年末偏防禦的特征,上周的調整也體現出近期風格切換頻繁且持續性偏弱的現象,市場對於消費的基本麵仍偏謹慎,短期的震蕩期間預計仍將出現布局機會。
融通中國風1號基金經理彭煒表示,預計宏觀經濟邊際上會有一些穩增長預期的變化,預期完全反映之後的地產,以及專項債將落地開工的方向,將是關注的重點。包括消費建材、家具等上下遊,一旦相應的政策糾偏之後,它們依然具有一定的周期成長屬性是值得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