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焦點

環球焦點

年内短線跌幅逾200基點

时间:2025-04-20 17:40:39分类:焦點

12月9日,央行意中國央行網站發布消息稱:為加強金融機構外匯流動性管理,年内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21年12月15日起,两次率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上调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外汇7%提高到9%。

消息發布後,存准在岸、何深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一改近日“升升不息”的央行意態勢,迅速跳水,年内短線跌幅逾200基點。两次率截至發稿,上调離岸市場跌幅逾350基點,外汇一度破6.38關口。存准

外匯存款準備金是何深指金融機構按照規定將其吸收外匯存款的一定比例交存中國人民銀行的存款。

“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相當於在外匯市場上收緊了美元的央行意供給和流動性,從而可以減輕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有助於人民幣匯率對美元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一個基本穩定。”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

中銀國際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對記者分析,最近人民幣匯率逆勢上漲,加大了偏離經濟基本麵的匯率超調風險。提高銀行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是繼11月18日全國外匯市場自律機製第八次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偏離程度與糾偏力量成正比”之後,央行進一步釋放加強匯率預期管理和調控的信號。這有助於回籠境內美元流動性,收斂境內人民幣美元利差,降低企業結匯衝動,促進人民幣匯率穩定。

上調有助人民幣升值降溫


央行此時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劍指人民幣升值預期,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保持升值態勢,從4月至5月,及10月至今先後上演兩輪較明顯的升值行情。

尤其是12月8日,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率雙雙衝高,突破今年5月末高點,盤中升破6.35元,創2018年5月以來新高。

截至12月3日,反映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匯率變化的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報102.66,處於2015年12月以來的高位,較2020年末上漲8.25%。

有宏觀分析人士表示,“人民幣這波升值太快,隱藏著極大的風險,尤其是美國貨幣收緊的情況下。加準有助於為人民幣升值降溫,使得人民幣真正開啟雙邊波動。”

溫彬分析,近期人民幣的升值主要有幾方麵因素:第一,國內疫情防控成效比較顯著,率先實現了複工複產,產業鏈供應鏈保持。第二,中國經濟迅速企穩回升,這是人民幣升值的前提和基礎;第三,從去年開始中國對外出口形勢向好,貿易順差創新高,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支撐;第四,資本項目持續淨流入,在去年中國成為全球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經濟體,今年繼續保持持續流入的態勢。同時在資本項目下,在債市、股市方麵境外的資金也看好中國資本市場持續的競爭力。

年內第二次上調


截至11月末,外幣存款餘額1.02萬億美元。此次上調2%的幅度,意味著自12月15日起,金融機構要多交存到央行合計200億美元,銀行短期需要獲取更多的外匯頭寸來應對更高的外匯存款準備金需求。

這已是今年央行第二次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在今年5月31日,央行將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5%提高到7%。

除了今年的兩次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曆史上經曆過三次調整,分別是2004年由2%上調至3%,2006年上調至4%,2007年上調至5%。曆史上央行這三次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也均在匯率升值壓力加大的時期,起到了對匯率升值壓力的抑製作用。

在溫彬看來,中國在經濟持續向好,疫情防控成效顯著,國際收支保持雙順差的格局下,人民幣對美元保持升值的態勢。但是從短期來看,人民幣快速的單邊的升值,容易對我們的經濟和企業層麵帶來一些影響,特別是對於中小型出口企業來說,人民幣的升值會帶來匯兌的損失和出口競爭力的下降。

“目前人民銀行及時采取政策措施,提高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可以減少外匯市場的美元的供給和流動性,從而減輕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使人民幣對美元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穩定。”溫彬表示。

(來源: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