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最近回家又有長了好幾斤,可乐瓶也會吃了,蜜月非常感謝安徽省婦幼保健院西院母嬰康複(月子)中心的头条探望醫護人員!”李女士(化名)開心地說。“蜜月”結束回家後,小极李女士帶著寶寶“回娘家”體檢,早早帶著寶寶再次“探望”這裏的产宝醫護人員。
對於李女士來說,回娘寶寶的医护到來,既給她帶來開心,可乐瓶更多的蜜月是焦慮。“李寶寶胎齡才25+2周,头条探望出生時候就如一瓶可樂瓶那麽重,小极才800克,早早因為孕周小,产宝出生體重極低,回娘為超低出生體重兒,極早早產兒收住安徽省婦幼保健院西院新生兒科,經過新生兒科兩個多月的精心治療,出院時體重2430克,對於這樣極早早產兒而言,出生時身體還沒有做好離開子宮的充分準備,心、肺各個髒器發育的不夠完善,相對於足月兒更易患病,且寶寶胎齡越小麵臨的問題和風險越多,對於新手父母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挑戰。”新生兒科主任汪家安介紹。
寶寶一直在新生兒科住著,長期的母子分離,寶寶出院後對於兩個多月很少接觸孩子的媽媽來說太難了。兩個多月的擔心、焦慮,奶水分泌得越來越少,寶寶習慣了奶嘴後,不肯吸吮媽媽的乳汁,這種“乳頭錯覺”讓李媽媽再次沮喪,為了更好地護理極早早產寶寶,李女士選擇了該院醫療級的月子中心。
定製專門“蜜月”方案,幫母子建立親子鏈接
李女士入住安徽省婦幼保健院西院母嬰康複(月子)中心後,醫護團隊對媽媽和寶寶進行了健康評估,媽媽有些焦慮,寶寶的喂養有很多問題,尤其早產寶寶,喂養可是關鍵!即刻給予李媽媽製定了專門的“蜜月”方案。
“首先你要有個良好的心情,先不急著給寶寶喂奶,放心,在月子中心,寶寶一定會實現母乳喂養的。”月子中心護士長沈佩君自信且堅定地告訴李女士。
護士每天對媽媽與寶寶進行袋鼠式護理,維持1~2小時,一天三次,同時嚐試母乳喂養。
與寶寶進行身體的接觸,產生親子鏈接,媽媽抱著懷裏的寶寶,心都融化了,臉上也漸漸有了笑容,通過檢測,寶寶的血氧和心率也很穩定。對於很多喂養疑慮,護士一對一進行解答,專業的指導,李媽媽建立了信任,定期進行督脈熏蒸,促進睡眠,促進乳汁分泌,李女士經過專業調理,不再擔心、焦慮,乳汁分泌也明顯增多。
“袋鼠式護理,對於早早產兒長期與母親分離確實是一場雙向奔赴,一場雙向愛的治愈。”沈佩君介紹。袋鼠式護理,又稱“皮膚接觸護理”,是指以類似袋鼠等有袋動物照顧幼兒的方式,將寶寶直立式地貼在媽媽的胸口,所進行的皮膚對皮膚接觸的一種護理方式,提供給寶寶所需要的溫暖及安全感,有助於穩定早產寶寶體溫等生理指標、盡快適應宮外生活及生長,還可以促進母親乳汁分泌,有利於寶寶體重增長和健康發育,讓寶寶熟悉媽媽的味道,母乳喂養成功率更高。
糾正寶貝乳頭錯覺,“愛”到“渠”成
“寶寶生長本來就落後了,希望實現母乳喂養,增強抵抗力,寶寶在習慣了奶瓶後,就不肯吮吸媽媽的乳汁,是因為長期分離,不會吃了。”李女士介紹。經過護士專業手把手地指導和專業訓練,當寶寶大口吸吮母乳吞咽的時候,李女士流下了激動的眼淚,這是所有當母親的巨大幸福。
據了解,寶寶乳頭錯覺,橡皮奶頭的奶孔比較大,吸吮不費力氣,當再給寶貝吸吮媽媽的母乳時,寶寶經過對比,覺得不如吸橡皮奶頭那樣輕鬆又省勁,會覺得很難含住,吸起來也很費勁,產生抵觸反應,由此變得很煩躁、哭泣。這樣寶寶就會發生乳頭錯覺,要麽就拒絕吃母乳,要麽就像吸橡皮奶頭那吸吮母乳,這樣容易導致乳頭發生破損,造成感染、發炎,最終導致母乳喂養失敗。
國際泌乳顧問沈佩君介紹,當寶貝發生乳頭錯覺時,糾正寶寶“乳頭錯覺”確實有點困難,需要一些小的技巧。利用吸奶器追奶,增加乳汁的流動速度,在追奶的同時,用袋鼠護理增加母子情感鏈接,讓我們的寶寶熟悉媽媽的味道,聽見媽媽的心跳,等到寶寶熟悉以後,他就會在媽媽的身上尋找,通過護理人員的指導,孩子會正確的在乳房上含接,含接正確,乳汁流速也可以滿足寶寶的需求,寶貝很自然的就回歸到媽媽的乳房,沒有哭鬧,沒有強迫,隻要媽媽堅持下去,寶貝適應性很強,很快會適應母乳喂養。(鮑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