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焦點

環球焦點

我是分掉真的看不懂了

时间:2025-04-20 17:45:38分类:娛樂

  就離譜!分掉

  到底是到被節目組眼光的淪喪還是設計師審美的扭曲?

  最新一期的《夢想改造家》,我是分掉真的看不懂了,但我大受震撼。到被

  簡而言之,分掉就是到被節目組請來的設計師,花費132萬修了一座紅磚毛坯房。分掉

  引發彈幕集體要求退錢。到被

  咱先感受一下當事人的分掉淳樸——

  屋主老人看到改造後的房子,第一反應是到被:“看起來非常藝術。”

  這像不像我們看不懂什麽操作時,分掉那種非常委婉的到被話術?

  走進院子,更藝術了!分掉

  院牆這麽高,到被溜著牆邊這一散步,分掉是不是《監獄的機智生活》內味兒就出來了。

  老人原本是一個三麵合圍的小院子,為了增加跟子女的溝通空間,才想要對房屋進行改造。 

  事實上,他並沒有太多要求。

  首先想要一個二層小樓,還給設計師看了自己喜歡的樣式。

  但這似乎與設計師的構想不同。

  也許是不夠“藝術”?

  總之,二層小樓沒有。隻有最終冒出來的兩間閣樓,算是實現一下老人心中的願望。

  其次,老人想要一張大大的餐桌。可以讓子女回來的時候,一家人能坐在一起吃飯。

  可設計師做完的餐廳是醬紫的:

  當然不能說擁擠,但比起滿足老人一大家子的餐廳需求,還是差了點。

  廚房設計得顯然也不算寬鬆:

  罷了罷了,以上都算還好。

  直到看到這裏——

  連老人都忍不住表示了迷茫:

  “這是個有走廊的房子??”

  別急。

  衛生間更有意思:

  請問這是按照什麽公共衛生間標準打造的嗎???

  或許鏡子還沒有來得及安裝,但是洗手池旁邊就是淋浴器,真的實用便捷嗎?

  另外,子女臥室預留出來的窗台,說是用來給孩子們寫工作的空間。

  真的合理嗎?

  一頓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大無語。

  這就是傳說中的大設計師?

  是的,唯有大設計師能幹出下麵的花活兒——

  這外圍建築,不說其貌不揚了,怎麽看怎麽像個大型豬圈。

  就這,還幾乎花去了總費用的三分之二。

  88.8萬元。

  為了達到設計師想在簡單的砌磚上增加一些有趣設計的需求,工地從北京調配了“砌牆好手”。

  最終,重重“好手”疊加,就構成了設計師希望達成的視覺效果。

  且不說,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的兩位老人能不能欣賞得了這種“橫向的線條”以及“鋸齒狀的擺放”的藝術效果。

  就說在真正的實用性上,專注在外造結構的藝術創造,到底是浪費還是浪費?

  這裏是一位老人及其家人的住所,不是為高雅人士提供的磚牆藝術館。

  說到內裝,更離譜了。

  基本就是宜家的經濟型軟裝,實用性和品質都沒有觸達屋主真正的需求。

  哈嘍,設計師老師,你看大爺笑得出來嗎?

  美好生活?就這?

  你要說設計師本人沒有任何能力或者審美吧,也不可能。

  你看他自己的家,可是相當美觀又舒適。

  而且是從外及內的好看。

  美觀與實用相結合的大前提,是他完完全全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了創造或改造。

  而對於老人的想法和需求,他壓根沒給予基本的尊重。

  整個重裝過程,口口聲聲說要實現一個“未來鄉村”。

  渴望在這個作品裏實現自己的想法,實踐自己的創新。

  大話放出去了,可老人的真實需求卻被忽略了。

  不僅暴露自己的應變能力極差,也暴露了心態上的浮躁與不屑。甚至,稱得上是對農村生活的人們的一種“審美霸淩”。

  紅磚房+水泥地,就能代表鄉村?

  由於網友們“退錢”的呼聲實在太高,節目組也作出了回應。

  主要解釋了兩點:

  一、房屋尚未改造完成,後續會根據網友建議和業主要求進行改進。

  二、132萬由節目組和房主各出一半。

  Emmm……就這成果,還得老人負擔60多萬……

  果然,聲明一出,網友們炸上加炸。

  相信《夢想改造家》是許多人最愛看的國產綜藝之一。

  內容上是家裝的翻新改造,但我更願意將它視為一個治愈係節目。

  B站上,前七季都是9分+的高分。最新的第八季,直接掉到了3.4分。

  看到這個差距,節目組會覺得心痛嗎?

  “夢想改造家”——不是實現設計師的夢想,而是為房主改造出他們夢想中的房子。

  節目裏曾經好評無數,也出過不少經典案例。

  就拿許多人印象最深刻的,11平米的小房子改造來說吧。

  11平米啥概念?

  當代年輕人獨居租房,都會嫌棄擁擠。

  可,這11平裏居住著一家三口,委托人小黃和父母。

  由兩間高低不等的房子組成的。

  一個最高點是5.1米,一個最高點是3.1米。

  為了居住方便,小黃一家把房子分割成了兩室、一衛、一廚、一廳。

  這樣劃分的初衷是居住方便。

  然而,事實是一點也不方便:

  客廳逼仄擁擠;

  廚房狹小,難以轉身;

  無論是上廁所還是睡覺,都要爬上一個九十度角的扶梯;

  有時候,還會端著痰盂下樓梯,搖搖晃晃,一不小心,裏麵的東西就能灑一地……

  睡覺的房間,也讓人心情不太舒暢。

  父母居住在3.1高的這邊,在上層隔出的1.5米高的臥室裏。

  這直接導致了在房間裏站直都是一種奢望。

  稍不注意,就會撞頭。

  嚴重的一次,黃爸爸直接撞到柱子上的釘子上,危險也隨處可見。

  而且,這個房間在白天經過太陽的直曬,會變得和蒸籠一樣熱。隔音效果還不好……

  盡管小黃住在足夠寬敞的另一邊,但依舊很不舒適。

  他身高1.78米,但睡覺的床隻有1.75米。

  導致睡覺永遠無法躺平,隻能蜷縮著,或者斜著躺。

  除了這些生活上的不便,房子因為年久失修,有些牆皮已經發黴,甚至脫落。

  這樣的居住環境,導致小黃家已經很久沒有來朋友了。

  因為坐不下。

  小黃有一個好了9年的女朋友,父母把她當寶貝兒,她也把小黃爸媽當做家人。

  饒是好到了這種地步,小黃都無法開口求婚。

  因為就算女朋友不介意房子太小,他也不能在這樣的環境下為女朋友許下未來。

  活動區域太小,每次來都隻能呆在小黃的這個房間裏

  這樣的居住環境,狹小的空間,能改善嗎?

  改善肯定能,怎麽改善才是大問題。

  節目組找來了設計師史南橋。

  他素有空間魔法師的稱號,最擅長的是“小空間大利用”。

  曾在《夢想改造家》中,改造上海石庫門的一戶人家,一戰成名。

  38平米,6口人。

  通過史南橋的大腦和妙手改造後,最終打造出11個空間,滿足了家庭成員的所有生活需求。

  夢花街的餛飩店,也讓人大為感歎。

  就算是這樣經驗豐富的設計大師,遇到這個11平米的房子時,也倍感頭大。

  設計圖紙改了10版,才最終確定。

  設計方案更是讓人聽了就咂舌。

  要在這麽小的空間中,建造一個兩室兩廳一廚一衛的格局。

  還要把5米高的樓層,劃分三層空間出來。

  這樣的設計,怎麽想都會有直不起來腰的情況。

  但!史老師表示絕對不做直不起來腰的設計。

  怎麽辦?

  隻能搶!

  先從地麵下手——

  以前,小黃家因為地麵積水的問題,曾經把屋裏的地麵墊高了20厘米。

  現在,要把這20厘米重新要回來。

  但積水和潮濕的問題,依舊存在?

  設計師改用了新工藝,既能防水、防腐,還能節省空間。

  再從樓板下手。

  拆掉原先家中的木質樓板,換上鋼結構。

  前者厚重,後者輕薄。

  輕而易舉就獲得4厘米的空間。

  雖然這個數字看起來不值一提,但對於這個小房子卻格外重要。

  最後是屋頂。

  小黃父母的房間屋頂,問題諸多。如果是傳統改造的話,必定會增加屋頂厚度。

  設計師給他們加了一層保護膜,既解決暴熱、漏水的問題,還沒有把屋頂加厚。

  這樣的分厘必爭,最後的效果就是為房間增加了29厘米的高度。

  增高完成後,就是內部細節。

  為了更適合小黃一家生活,設計師特意測量了他們一家的身形身高,為他們量身打造。

  為了節省室內空間,設計師把洗衣機和熱水器藏在了院子裏。

  還建造了狗窩。

  為了延展室內空間,在客廳裝上鏡子。

  既能擴展客廳視線,也美觀現代。

  改造前擁擠灰暗的廚房,從洗菜都要出去外麵,到可以直接在水槽洗菜。

  還準備了折疊餐桌,讓一家人可以坐在這裏吃飯。

  廚房裏能站下三個人,是從前的黃媽媽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臥室的改造更是亮眼。

  黃爸爸黃媽媽再也不用擔心碰到頭了。

  小黃也終於可以伸直腿睡覺了。

  甚至還專門給他的女朋友準備了梳妝台。

  無比精心細致地處理下,蝸居變了。

  一切都是那麽的完美,舒坦。

  讓人不敢想象,這真的是11平米的房子。

  黃媽媽在收房那天,激動地一直說:“靈的,靈的。”

  住了小半輩子,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小房子也能變成這樣幹淨明亮的“小洋樓”。

  如果說導演在造夢,那麽設計師就是在“塑夢”。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關於居住環境的夢想。

  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溫暖,舒適,美觀,方便。

  當滿足了這些條件,有相親相愛的人在一起,或者即使自己一個人也不覺得孤獨,才能稱得上是“家”。

  夢想改造家的意義,不就在於此嗎?

  不單單要體現設計師的審美和能力,還要能擺放一家子的歡笑淚水和共同回憶。

  別自我欣賞、自我感動了,大設計師。

  在做“夢想改造家”之前,先弄清楚什麽叫家,什麽叫以人為本吧。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