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焦點

環球焦點

記者從福州水務集團獲悉

时间:2025-04-20 14:47:50分类:知識

閩侯縣荊溪大道沿線有一座“地下工廠”,福州每天,市首式花來自縣內千家萬戶的个半汙水匯入其中進行處理,這座工廠便是地下閩侯城關汙水處理廠(下文簡稱“侯官廠”)三期擴建工程。記者從福州水務集團獲悉,园型侯官廠三期是污水福州首個半地下式、花園型汙水處理廠項目,处理目前,项目該項目已正式建成通水。通水

走進侯官廠的福州擴建區域,和以往看到很多龐然大物不同,市首式花目光所及之處,个半隻有一片開闊的地下平台。“是园型不是在找汙水廠的配件,它們都躲在地下了。污水”在侯官廠中控室,福州水務集團所屬海峽環保公司該項目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展示起“地下世界”的龐大。

在地下6.6米處,超1萬平方米的區域內,一個二級處理組合池映入眼簾。為何要把擴建的二級處理組合池從地上搬到地下?

“原汙水處理廠的西、南兩側為市政道路,且北靠西山,東鄰西山體育公園,廠內空地不足5畝,擴建用地成為一大難點。”上述負責人說,經過多個方案比選,最終選擇讓二級處理環節在廠區東側原西山體育公園的地下空間內“安家”。“地下處理汙水,地上為上蓋式公園,讓治汙和添綠兼而有之,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要讓整個生化處理池在地下安家,下挖深度得接近8米,開挖土方總量達10萬立方米,如此大的工程量,難題接踵而至。

麵對北靠西山山體、東側緊鄰閩侯縣消防大隊、南鄰市政主幹道荊溪大道的實際情況,為確保周邊構築物安全,放坡施工的同時,釘牆、排樁、雙排樁等多種支護方式相繼上馬,為基坑施工上足保障。

作為福州首個半地下式、花園型汙水處理廠,該項目於2023年4月開工建設,去年底試運行,目前出廠水質已穩定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一級A標準。未來,在加設雙層蓋的生化處理池上方,將展開係統的綠化提升改造,建成麵積約1萬平方米的綠地公園,為周邊居民提供草坪、籃球場、足球場等休閑健身場所,打造環境友好型工廠。

據介紹,與傳統汙水廠相比,侯官廠三期在設計建設階段就充分考慮汙水處理係統的臭氣收集優化,將汙水處理設施和除臭收集等環節集成在地下。

侯官廠服務區域覆蓋閩侯縣中心城區的甘蔗片區、關源組團以及荊溪鎮西部,此次侯官廠三期擴建工程建成投用後,廠區近期汙水處理量將由3萬噸/天提升至5.5萬噸/天,遠期設計汙水處理量達8萬噸/天,可有效減輕閩江及東海水係的汙染負荷。(記者 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