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焦點

環球焦點

也是助力阵綠色發展大事

时间:2025-04-20 17:28:52分类:知識

垃圾分類是撸起民生“關鍵小事”,也是助力阵綠色發展大事。

當前,垃圾合肥市正在全麵推廣生活垃圾分類,分类湧現出許許多多誌願者:他們是合肥退休後閑不住的老黨員、是群社区志退伍不褪色的社區工作者、是袖齐平均年齡65歲的社區快板隊……

在合肥基層社區有著廣大誌願者,他們活躍在桶邊值守、撸起在樓棟入戶宣講、助力阵在小區開展各類活動……助力垃圾分類,垃圾這群社區誌願者擼起袖子齊上陣。分类他們是合肥垃圾分類新時尚的“實踐者”“行動派”,用心用情做好宣傳引導工作,群社区志用“誌願紅”“誌願藍”守護“生態綠”,袖齐帶動更多居民養成分類投放的撸起好習慣,推動垃圾分類成為低碳生活新時尚。


老黨員退休後再“上崗”

瑤海區南都雲庭小區垃圾分類督導員 戴忠恒

每天早上5點半,垃圾分類督導員戴忠恒便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這袋是投放到廚餘垃圾桶”“這袋是投放到其他垃圾桶”……戴忠恒身著一件藍色馬甲,站在瑤海區南都雲庭小區垃圾分類站點前,指導居民正確地投放垃圾。

今年已經65歲的戴忠恒是一名退休人員,也是一位有著40年黨齡的老黨員。如今,退休閑不住的他,成為一名“垃圾分類督導員”。

想要幹好這份工作,並不輕鬆。

對於一些沒有垃圾分類意識的居民,戴忠恒會及時勸解和指導,起初還受到過不少居民的誤解,尤其是部分老年人。“垃圾分類的投放窗口比較小,有些老人就直接拿著桶來倒,垃圾散落一地。”

對此,戴忠恒平時沒事就找老人聊聊天。久而久之,他和老人們變得熟絡,見他就喊“老戴”,聊著天就把垃圾分投了。

不少人問戴忠恒,為什麽退休了不享享清福,還總是這樣忙忙碌碌的。

“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我雖然都退休了,但也來趕趕時髦,追追新風尚。”如今,戴忠恒上崗近一年,在他和工作人員的努力下,居民的分類意識和投放準確率得到提升,小區環境變得更好,他也獲得了滿滿的成就感。


退伍不退色 做好垃圾分類宣傳“先鋒員”

廬陽區雙崗街道垃圾分類誌願者 鄭誌丹

夏日氣溫漸升,一大早鄭誌丹就在桶邊忙碌,汗水濕透了頭發,貼在臉頰兩側。

“阿姨,這袋屬於廚餘垃圾,需要從這個投口箱扔進去。”每天鄭誌丹會在投放點,幫助居民做好分類。

作為一名退役軍人,鄭誌丹做起事來從不“打折扣”。不論是在桶邊值守,還是挨家挨戶發放宣傳手冊,或在廣場開展宣傳活動,都能看到她身穿紅色馬甲忙碌的身影。

有一次,有個居民提著一袋沒有分類的垃圾包扔下就跑,她叫住對方耐心宣傳,並當場把袋裏垃圾夾出來,準確分類投放。第二天,這名居民提著分好類的垃圾,主動讓她檢查。

在工作之餘,她積極組織孩子們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向孩子們科普垃圾分類的知識和意義,從小做一個低碳環保的小衛士。

“從部隊退伍回來,成為一名社區工作者,能用個人微薄的行動,換來小區幹淨整潔的環境是自己的榮幸。”鄭誌丹說,她將繼續發揮好模範帶頭作用,當好垃圾分類的宣傳者和踐行者,將垃圾分類工作落細落實。


居民不理解就反複勸導 以堅持換支持

紅四方社區黨委委員、工作站副站長 張世保

四方新村是老舊小區,自從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張世保便成為這項工作的分管負責人。

垃圾分類說是容易,做起來難,特別是老舊小區,很多老年人根本不懂什麽叫垃圾分類,甚至有的人當麵說質疑的話。

“我一心一意地想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為什麽大家就不接受呢?”麵對居民的不理解,張世保心裏也覺得委屈。但他心裏更懂得,想要做好這項工作,必須持之以恒。麵對一些居民的不理解,他就反複講解、勸說,耐心向居民宣傳垃圾分類的好處,並找到物業經理說出了改造垃圾房的設想,提出了在垃圾房標設各種垃圾的指示牌,並入戶走訪做宣傳,將垃圾分類的理念深入到居民心中,贏得大家支持。

從最初招募垃圾分類督導員開始,他就擔任小區黨員誌願者小組組長。在所有誌願者當中,他累積值守的時間最長,所負責的投放點位也是分類有效率最高的。

“我人頭熟,許多居民都認識我,我往垃圾箱旁一站,別人就不好意思不分類了。”張世保介紹。


這群平均年齡65的阿姨 把垃圾分類唱給居民聽

徽鹽世紀廣場小區快板隊

“要想小區環境美,垃圾分類數第一,如何將它來分類,聽我給你敘一敘……”伴隨著竹板清脆的節奏聲,一支名為《垃圾分類要做好》的快板娓娓唱來,用朗朗上口的舞台語言,把垃圾分類知識唱給居民聽。

在徽鹽世紀廣場小區有一支由居民組成的快板隊,四名成員平均年齡在65歲,他們都是小區裏熱愛唱歌的居民,聽說小區要開展垃圾分類宣傳,便自發“組建成團”。

“我們隊成立於2020年,那時小區啟動了垃圾分類工作,需要向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快板隊成員王光雲介紹,小區有一位平時愛好詩歌創作的居民汪積瑞,他自編了一首垃圾分類快板詞後,方興社區新胡李黨支部得知後,立即找到小區合唱隊,希望能以快板的形式傳唱。

“一聽說是宣傳垃圾分類,大家都覺得有意義,報名很積極。”王光雲說,隨著快板詞在小區流傳起來,原本複雜難記的分類標準,在改編成快板後好玩又好記,讓現場居民耳目一新。

如今,這支快板隊也算“小有名氣”。不僅在徽鹽世紀廣場小區傳唱垃圾分類,他們還走出小區,受邀到多個小區登台表演。隨著快板詞在小區流傳起來,居民垃圾分類意識也提高了。


上門宣傳超萬戶 誌願服務超3萬小時

新站高新區淮合社居委垃圾分類誌願服務團隊

開展“參與垃圾分類共創美好家園”文化文藝活動、 舉行“垃圾分類 從我做起”垃圾分類競賽挑戰、上門宣傳覆蓋約10000餘戶、常態化開展“早查”“夜查”等行動……這些是淮合社居委垃圾分類誌願服務團隊的“工作日常”。

今年1月,隨著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開展,在基層黨建的全麵助力下,該團隊應運而生,目前注冊有誌願者193名,總誌願服務時長超3萬小時。

如何才能改變居民以往“一包扔”的習慣?該誌願服務團隊積極打造垃圾分類宣傳陣地,讓居民觀念得到轉變。

“我們組成宣講團隊,發揮垃圾分類陣地宣傳作用,營造全民參與氛圍。”淮合社居委負責人介紹,利用小區景觀小品、設置宣傳展板、派發宣傳單、定期組織活動等方式,持續宣傳生活垃圾分類理念。截至目前,該轄區垃圾分類26處點位已全部運營,覆蓋率達100%,其中大富新領地更是作為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我們還將不斷推進垃圾分類宣傳進商圈、進學校、進公共機構等場所,廣泛發動居民參與,持續營造居民互動參與的垃圾分類良好氛圍。”該負責人表示。


在小區動員“大家分” 在家帶動“家人分”

高新區南崗社區垃圾分類誌願者 高雲雲

“紙巾是其他垃圾,不能和廚餘垃圾放在一起”、“舊衣服是可回收物”……今年34歲的高雲雲是高新區南崗社區一名垃圾分類誌願者,每天她不厭其煩向居民宣傳垃圾分類,在她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居民主動分投,特別是在投放廚餘垃圾後,還將塑料垃圾袋單獨投放。

在日常生活中,她更是以身作則,外出購物買菜自帶環保袋,給孩子買垃圾分類的玩具,從興趣出發,幫助孩子動手進行垃圾分類。同時,她還經常帶上家人參與到垃圾分類和社區誌願活動。在她的帶動和提倡下,全家都成了垃圾分類的踐行者,不僅推動了垃圾分類,更美化了小區環境。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這不是一句口號,是需要大家實實在在去做的事。”高雲雲說,垃圾分類其實不難,隻要每個居民邁出“一小步”,就是這項工作進步的“一大步”。


用情用心 他是“專家級”垃圾分類督導員

經開區臨湖社區臥雲居委會垃圾分類包保網格長 宛然

每天,他都會在集中投放站開放期間進行巡查,把發現的困難和問題記錄下來;每周,在居委會垃圾分類專題會議中,與參加會議的物業負責人積極討論,商量解決對策。如今,在臨湖社區,宛然已成了“專家級”垃圾分類督導員。

香江龍韻小區因前期物業服務企業更換,其中一座投放點的勸導員不能在規定時間內持續在崗,且該勸導員不願意崗位調換。針對這一問題,宛然和物業服務企業、當事人反複溝通,最終該勸導員自願進行崗位調整。新勸導員上崗後,該小區垃圾分類工作順利推進。

在垃圾分類投放站建設初期,宛然帶領工作人員入戶走訪,充分聽取居民的意見建議,通過小區協商議事平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居民了解垃圾分類帶來的好處和意義。最終,臥雲居委會完成了投放點建設。

公眾號、業主群、居民議事群、居委會活動中心、樓道……宛然遵循“線上線下”聯動配合的原則,多方位開展宣講,提升居民垃圾分類的意識與意願。“要讓居民改變以往生活習慣,絕非易事,我們必須用情用心,持之以恒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