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焦點

環球焦點

网厦車上隻有“乘客”

时间:2025-04-20 17:28:50分类:焦點

上線調試的织密地鐵4號線列車途經丙洲島。(記者 林欽聖 攝)

時間:1月5日-7日

地點:地鐵4號線官潯站、交通加速地鐵6號線集同段洪塘頭停車場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欽聖)昨日,网厦“紅色閃電俠”奔馳在軟三東站到蔡厝站區間,门地約32公裏的铁新裏程僅用時30分鍾左右(測試數據)。這是线路廈門地鐵4號線的列車,該線路自去年底起,织密全麵展開軟三東站至蔡厝站段行車類設備上線調試工作。交通加速這“紅色閃電俠”上並沒有駕駛員。网厦

車上隻有“乘客”,门地作為4號線的铁新首批“乘客”之一,廈門地鐵建設公司4號線信號項目副經理黃瑋定期登上列車,线路和各參建單位人員一同開展線路地圖數據收集、织密列車與地麵通信質量測試、交通加速列車自動防護功能驗證等工作。网厦這樣的狀態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黃瑋介紹說,目前4號線處於“單車調試”階段,近期正在組織第三方評估與測試,不久後將正式進入“多車調試”階段,即兩列及以上列車同時進行動車調試。按照計劃,地鐵4號線將於2026年6月開通運營。

同樣在加速推進的,還有地鐵6號線集同段,目前,這段線路的洪塘頭停車場正在進行開挖工作,預計今年5月進入主體結構施工,屆時,全線開通的時間表將更為清晰。日前,記者現場蹲點兩條線路建設現場,從火熱的建設中,感受跨島發展縱深推進的加速度。

地鐵4號線

采用全自動運行係統 列車沒有駕駛室

在廈門地鐵4號線官潯站(在建),記者登上編號為0404的“紅色閃電俠”——第一個“04”指的是4號線,第二個“04”指的是第4列車。黃瑋告訴記者,4號線共有18列車,預計年內將陸續從長春運抵廈門。

與廈門地鐵1號線、2號線、3號線不同的是,地鐵4號線采用的是城市軌道交通全自動運行係統,它基於現代計算機、通信、控製和係統集成等技術,實現列車運行全過程自動化——簡單來說,就是將傳統線路上司機操作駕駛的職能以及站務人員的部分職能,轉化為係統自主聯動運行和中央調度遠程控製的方式來實現。國際公共交通協會將地鐵列車運行的自動化水平劃分為五個等級,廈門地鐵4號線為最高的GoA4。

這給記者帶來最直觀的視覺與概念衝擊:地鐵4號線列車沒有駕駛室,車頭空間和其他車廂一樣,完全開放,乘客可以透過車頭玻璃,以第一視角“模擬駕駛”地鐵列車,穿過隧道、高架橋,尤其是在丙洲島站相鄰區間,列車行駛在丙洲島上方,生態美景令人震撼。

記者在乘坐測試車時發現,即使列車的速度提升至90千米/小時,運行也十分平穩。據悉,未來,該線路列車旅行速度(列車在一定區間裏程範圍內行駛的平均速度)約為每小時60千米,部分區段速度最高將接近每小時120千米。那麽,列車全自動運行,足夠安全嗎?麵對記者的提問,黃瑋說:“地鐵全自動運行技術已經很成熟了。比如,係統對各類指令的執行更為準確,其杜絕了人為差錯,可以說更安全。”

從動車調試工作也可一窺安全的“底氣”:整個過程,分為人工駕駛模式、列車自動防護模式、列車自動運行模式、全自動無人駕駛運行模式四個調試階段,在調試後期,也會對線路運行的每一項運營場景都進行充分的安全驗證。

此外,地鐵4號線列車配備走行部在線監測裝置、障礙物檢測裝置,可對列車重要部位進行溫度及振動的實時監測,並可根據監測結果自動執行安全保護功能。車內還大量應用最高阻燃等級(HL3級)的非金屬材料,側牆鋪設具有耐高溫性能的碳纖維隔音隔熱棉,車底噴塗防火漆,地板結構耐火達45分鍾,嚴格保證列車安全性。

除了全程自動化,4號線還麵臨調試時間緊、任務重等挑戰。廈門地鐵建設公司4號線副指揮長董俊介紹,為確保安全施工、進度可控,建設劃分為北段(即軟三東站至蔡厝站)和機場段(即蔡厝站至翔安機場站),采取“分段調試、北段先行”的方案,提前積累相關調試經驗。

地鐵6號線集同段

全力以赴蓋“新家”

“同安區何時能通地鐵?”是市民高度關注的話題。記者日前在現場了解到,這條線路的土建部分已經完成超80%,整體進度可控,當前,全線最重要的項目之一——洪塘頭停車場,正在加速施工。

數十台巨大的旋挖鑽機如參天大樹般林立,鑽孔作業聲震耳欲聾。洪塘頭停車場,是地鐵6號線集同段的其中一個“家”,地處同安濱海新城——未來,這裏將承擔接車調試、車輛整備、運用、停車等功能,最多可同時容納20列地鐵列車,將在正線開通前投用。

“地鐵車輛場段的施工有別於地鐵車站,工序比較複雜。”廈門地鐵建設公司6號線集同段洪塘頭停車場項目副經理楊博表示,以洪塘頭停車場為例,其采用分層開挖,並與支護施工交替進行,因此,交叉施工情況十分普遍。“為避免施工衝突,我們要用係統性思維,厘清各工序、各專業在時間、空間上的先後聯係,確保各專業有序進場。”

預計今年5月,洪塘頭停車場將完成開挖,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從航拍器視角可以看到,洪塘頭停車場的建設規模宏大:它不僅僅是一個軌道交通車場,其上還有一個上蓋工程——七星灣TOD項目,這是廈門地鐵投資公司打造的島外首個區域統籌型TOD。

地鐵車輛段上蓋開發,為城市發展“開發”新空間,實現一地“兩用”,既滿足了地鐵運營功能需要,又有效提升軌道交通站場周邊的土地價值和城市空間品質,推動軌道交通建設可持續發展。

放眼6號線全線,未來,地鐵列車將串起集美東部新城、同安濱海新城、同安老城區、同翔高新城等城市節點和重要組團,還將實現同安主要城區“30分鍾快速進島”的目標,屆時,地鐵對這一區域的民生出行和營商環境優化作用將持續顯現,廈門地鐵網絡也將更為完善,為進一步縱深推進跨島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項目名片

廈門地鐵4號線

我市首條采用全自動運行的地鐵快線,全長45公裏,起點為軟三東站,終點為翔安機場站,串聯集美、同安、翔安3個行政區。最高設計時速可達120公裏,未來,廈門北站和翔安機場兩大重要交通樞紐可實現半小時直達。

項目2017年2月開工建設,截至目前,12座車站全部封頂,區間已全部洞通,其中軟三東至蔡厝段列車已經上線調試。2025年,加快推進機場段土建收尾,並計劃開展機電安裝和調試工作。

廈門地鐵6號線集同段

串聯同安區與集美區的地鐵線路,全長30.67公裏,包含嘉庚體育館至同翔高新城段(嘉同段)和華僑大學至濱海西大道段(華濱段)。

項目2022年6月開工建設,土建部分總體進展完成超80%,17座車站已封頂14座,46個區間隧道已貫通24個。2025年,計劃主線基本完成土建施工,並加快推進濱海停車場、洪塘頭停車場、寨陽車輛基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