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化”畫上休止符?观点归化下一步要好好規劃
現在,國足的画上卡塔爾世界杯之夢快徹底破滅了。為2022豪賭的休止协需歸化大計似乎也要畫上休止符。看起來,符足歸化一事已然爛尾。预案
目前,安排所有的人选歸化球員都是靠高薪吸引,包括一筆巨額的观点归化安家費和多年高工資的合同。再加上大部分歸化國腳集中在一個隊,画上例如廣州隊,休止协需風險和成本沒有均攤,符足一個球隊財政垮了,预案歸化球員的安排工資也就沒著落,除非行政指令,人选否則中超球隊誰會在此刻仗義接盤呢?观点归化另外,大部分歸化國腳都年過而立,原本就處於職業生涯尾聲,重金歸化後大多隻能踢一屆世預賽。
那麽,下一步該怎麽走呢?
話說回來,歸化是不是一定要重金求人?不見得。這一批歸化球員之所以“高薪入贅”,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他們原本就是中超賽場的紅人,在亞冠賽場也是威風八麵。隻要把他們在俱樂部的表現移植到國家隊中來,世界杯名額豈不是手到擒來?另外,三年前開始執行歸化政策時的兩大原則是:符合歸化條件+有俱樂部願意埋單。
不得不說,還是想得簡單了。
在國足的歸化之路中,沒能真正做到好好計劃。這使得國足在進攻端的人員儲備中疊床架屋,而在中場中路和邊後衛方麵短板依舊。如果真的還想好好執行歸化政策,那麽中國足協需要在歸化這個問題上好好規劃一番才是。中甲賽場也有不少性價比不錯的外援,他們不見得就不願意為中國隊出戰,而且應該歸化哪些位置,更是要提前做好預案。類似周定洋這樣的球員,務必需要提早關注,不能等他代表了其他球隊出戰比賽才追悔莫及。
歸化是足球的一部分
2018年的俄羅斯世界杯上,32強中隻有5支球隊沒有“外援”,分別是:巴西、烏拉圭、巴拿馬、尼日利亞和韓國。而全部736名參賽球員中,“外援”達到了145人,占比高達19.7%。也就是說,差不多有1/5的球員是更改過國籍的。
2019年的阿聯酋亞洲杯上,24強中的17隊擁有歸化球員,隻有包括中國隊在內的7支球隊與歸化球員絕緣。全部552名球員之中,有86人是歸化球員,占比15.6%,幾乎每六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外援”。
很明顯,在足球世界,歸化早就是一種常見現象了。
在對待歸化這件事上,中國足球一直比較慎重。好在,隨著時代的發展,國人的思想正在變得越來越開放,中國足球也大步向前。對中國足球來說,歸化的確是一條捷徑,國家隊可以在短時間內縮小與亞洲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即便縮小差距並不意味著中國足球就一定能在亞洲脫穎而出,晉級世界杯。從這個角度來看,歸化的確“治標不治本”,但中國足球的青黃不接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就算隻是治標的手段,放在當下也是一種手段。歸化球員作為補充手段,對中國足球也是有益的。
眼下雖然出線希望渺茫,但終歸還沒到宣判出局的一刻。國足的當務之急,是要在既有條件下,盡可能發揮出最強戰鬥力。從前6場比賽來看,國足的戰術打法和人員選擇都還有提升的空間。接下來的兩個月,國足將回到國內訓練備戰,李鐵依然有足夠的時間來團結球隊、磨合陣容打法。李鐵現在應該明白了,隻要穿上國家隊的戰袍,所有球員都應被一視同仁,按照競技體育規律——能者上,庸者下。
如同國足與沙澳兩隊的下半場所展現的那樣,亞洲各隊之間並沒有不可逾越的實力鴻溝。隻要找準方向,拿出勇氣與決心,即使麵對排名榜首的球隊,國足同樣具備擊打和抗擊打的能力。當然,這個前提是李鐵敢於把所有歸化球員推上前線,而不是羞於使用。說的難聽點,都到這個時候了,還要遮遮掩掩,隻會更加顯得居心叵測。
當然,中國足球切不可全靠歸化球員“投機取巧”。真的想獲得成功,除了要自身的青訓和強大之外,中國足球也需要對自身有一個明確定位。歸化球員特別頂用,別立即吹捧他們;歸化球員沒踢好,也別立即否定。
■新快報記者王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