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10日,专访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魏建世界貿易組織(WTO)第四屆部長級會議上,審議通過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国中国高改革決定。一個月後的水平12月11日,我國正式加入WTO。开放
二十年來,有助于推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专访貨物貿易穩居全球第一,魏建製造業突飛猛進,国中国高改革成為全球工業門類最齊全的水平國家。2020年,开放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46463億美元,有助于推是专访2001年的9倍,引進利用外資1443.74億美元,魏建是国中国高改革2001年的3倍。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日前在接受界麵新聞專訪時表示,加入WTO是中國對外開放的一個裏程碑,同時,中國也以自身的發展帶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
“改革開放是中國第一次打開了對外窗口,通過這個窗口讓世界了解中國,也讓中國了解到世界。加入WTO意味著中國開放的不僅是一個窗口,而是打開了大門,這個大門讓中國成為了世界的工廠,推動了全球經濟發展。”他說。
全球金融危機後,特別是近兩年來,代表多邊貿易體製的WTO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機,上訴機構陷入癱瘓,個別國家采取一些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極大損害了WTO體製的有效性和權威性。
在魏建國看來,WTO最大的問題是未能與時俱進地變革。“過去WTO製定什麽規則都是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他們主宰著一切,根本沒有發展中國家的發言權。但是,隨著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崛起,特別是金融危機以後,發展中國家希望在製定全球貿易和投資規則的時候能發出自己的聲音,但是,這個時候WTO沒有做到與時俱進,這是它最大的問題。”他說。
與此同時,近年來區域性貿易組織不斷湧現,令人對WTO的前景感到擔憂。再過幾周,隨著《區域全麵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生效,涵蓋了中國、日本、新西蘭、澳大利亞和東南亞多數國家的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將開始運作。
即便如此,魏建國表示,這並不代表世界不需要WTO了。“WTO是一個關係到全球的大舞台,在這個舞台上麵各國利益都能得到尊重,各國都是平等的,在這個基礎上麵各國共同參與製定一個開放的、包容的,能夠互利共贏的、與時俱進的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政策。”他說。
他還表示,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將為開放型世界經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於推動WTO改革。
“中國不僅要加強自由貿易區的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建設,而且今後還要朝著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努力,爭取盡快達成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這樣其他國家看到了,他們會覺得中國是真正地表現出大國的風度和責任,也會推動下一步WTO的一些改革。”魏建國說。
以下是專訪實錄,經界麵新聞整理
界麵新聞:中國加入WTO這二十年,給世界帶來了什麽貢獻?
魏建國:加入WTO可以說是中國對外開放一個很重要的裏程碑,小平同誌在深圳實施了特區建設,如果把特區建設比作一個窗口,那改革開放是中國第一次打開了對外窗口,通過這個窗口讓世界了解中國,也讓中國了解到世界。
加入WTO意味著中國開放的不僅是一個窗口,而是打開了大門,這個大門讓中國成為了世界的工廠,推動了全球經濟發展。特別是在金融危機和抗擊疫情的時候,中國在全球形成的強大產業鏈和供應鏈,不僅對中國經濟恢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還積極推動了全球的經濟複蘇。所以說,加入WTO是中國對外改革開放的一個裏程碑,同時中國也以自身的發展帶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
界麵新聞:不少批評人士指出,近年來WTO日漸式微,在解決重大貿易爭端方麵缺乏作為。在您看來,WTO麵臨哪些問題?
魏建國:我看最大的問題就是沒能做到與時俱進。WTO是一個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係,記住這兩句話,一個是以規則為基礎的,一個是多邊的。首先,它不是雙邊的,而是在全球範圍內形成的一個貿易體係。這個體係的關鍵是要製定遊戲規則,像打籃球一樣,籃球比賽多長時間,雙方各上多少人,場地多大,什麽叫犯規什麽叫進球,進多少球就算贏了等等,這個我們叫打籃球的遊戲規則。WTO也要進行這種遊戲規則的製定。過去WTO製定什麽規則都是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他們主宰著一切,根本沒有發展中國家的發言權。但是,隨著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崛起,特別是金融危機以後,發展中國家希望在製定全球貿易和投資規則的時候能發出自己的聲音,但是,這個時候WTO沒有做到與時俱進,這是它最大的問題。
其次,在如何縮小貧富差距,如何縮小南北差距,如何縮小地區差距,都需要WTO製定一個公平公正的、包容平衡的、開放互助的,能讓大家合作共贏的貿易和投資規則,這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出現了數字貿易、雲計算、區塊鏈、5G等新的事物,但在這些領域WTO也沒有規則可行,下一步怎麽解決?特別是下一步還有更重要的碳排放、碳中和、碳達峰,這些都是重要的全球化趨勢,這就逼著大家要求WTO製定出適應當前形勢的新規則,老的那些規則已經不適應了。
第四,目前以美國為首的貿易保護主義盛行,一些國家試圖用單邊主義主導WTO改革,而WTO本身的宗旨是提倡貿易的自由化和投資的便利化。那麽現在有的國家試圖把自己國家的法律淩駕於國際法律之上,這會造成全球貿易的矛盾,產生這樣和那樣的貿易壁壘,形成貿易戰,這顯然對全球的投資和貿易都是不利的。
界麵新聞:中國入世二十年來得益匪淺,經濟總量躍居全球第二、貿易總量位居全球第一,同時中國也為全球提供了價廉物美的商品,使全球消費者受益。除了商品貿易以外,中國還能為全球發展貢獻哪些方案?
魏建國:中國加入WTO這二十年來,經濟不斷發展,先是第三大經濟體,到如今是第二大經濟體,大家對中國的發展也越來越關注。今年前三季度我國GDP達到82.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8%,第三季度兩年平均增長4.9%,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情況下能夠做到這一點,曆史上沒有,其他國家也沒有。
我想中國可以提出的一個方案是疫情過後全球經濟的發展,如何解決貧富矛盾和地區差別。考慮到中國在脫貧方麵有著更為豐富的經驗,可以提出更具體的方案,大家對此都抱有很大的希望,同時也希望中國能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第一個。
第二,WTO裏有很多發展中國家,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的代表。WTO在製定規則的時候往往會有一些激烈的交鋒,一些發達國家仍然采取過去殖民主義的做法對待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希望能有中國這樣強大的朋友在WTO裏麵為他們說話,仗義執言,中國的講話在這種時候就顯得更有力量。
第三,中國本身的科技在不斷地發展,包括智慧城市、5G、數字經濟、區塊鏈、雲計算、智能製造,所有這些都在加速產業升級。那麽,WTO在製定針對這些領域的新規則新製度時,中國應該有更多的發言權。
我要強調的一點就是,在新冠疫情過後,WTO在建立一個更包容的、更開放的、更平衡的、創新的、綠色的全球經濟貿易體係時,中國要發出更大的聲音,也顯示出發展中國家更大的力量。
界麵新聞:近年來湧現出一批頗具規模的區域性貿易組織,比如RCEP(區域全麵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和CPTPP(全麵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這些區域性組織會給WTO帶來哪些挑戰?您怎麽看待這些區域性貿易組織和和WTO之間的關係?
魏建國:近十年來,區域經濟發展得非常快,區域相近的國家製定了一些高於WTO的規則和製度,比如日本跟美國的協議,歐洲跟美國的協議,還有韓國跟其他國家的一些自由貿易協定等。這不僅可以促進區域內的經濟交流,同時還能帶動區域之外的貿易和投資。
隨著全球經濟的重組,產業的重組,全球經濟重心出現了向亞太轉移的趨勢,這種趨勢不僅表現在產業,還表現在技術、人才、資本以及其他領域。所以,大家越來越看到亞太地區的重要性,很多國家為了使得這個區域內的貿易投資活動更加便利,就自動在這種基礎上簽署像RCEP、CPTPP等一些協議。
隻要是對全球各國發展有利,對解決全球貧富差距、地區差距有利,對推進全球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有利,這些區域組織我們都支持,我們也樂享其成,很高興看到這些。但是有一條,這些區域組織絕對不能變相地針對一些國家搞關稅壁壘或封閉。
界麵新聞:那未來我們還需要WTO嗎?
魏建國:WTO是必不可少的,因為WTO是一個全球性的投資和貿易平台,它要照顧到發達國家,也要照顧到發展中國家,既要照顧到經濟比較強大的,也要照顧到經濟比較弱小的,所以在這個時候WTO的標準就不可能像有些區域組織那麽強,比如說關稅減讓,服務貿易等等,它要照顧到全球各成員國,所以相對來講(WTO的標準)可能會比一些區域組織稍微弱一些,但這絕對不意味著WTO就不需要存在了,恰恰相反還更應該加強。
WTO是一個關係到全球的大舞台,在這個舞台上麵各國利益都能得到尊重,各國都是平等的,在這個基礎上麵各國共同參與製定一個開放的、包容的、能夠互利共贏的、與時俱進的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政策。
界麵新聞:對於推動WTO改革,中國能做些什麽?
魏建國:在今後一個時期,中國都將積極地持更高的改革開放政策。中國不僅要加強自由貿易區的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建設,而且今後還要朝著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努力,爭取盡快達成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這樣其他國家看到了,他們會覺得中國是真正地表現出大國的風度和責任,也會推動下一步WTO的一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