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张建新中國恢複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也是平中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20周年。本文希望通過研判當前格局、国入回顧中國“入世”曆程、世年總結“入世”已有成就,张建展現中國支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平中維護聯合國核心地位和多邊貿易體製的国入立場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決心,亦針對後疫情時代WTO的世年改革方向提出建議舉措。
從大背景來看,张建新冠肺炎疫情下,平中美國政府頻頻退出國際組織並與中國展開貿易爭端,国入西方發達國家大興貿易保護主義,世年嚴重阻礙全球價值鏈協作和世界經濟複蘇,张建“逆全球化”形勢愈發嚴峻,平中全球經濟大衰退。国入中國經濟逐漸恢複正軌,成為2020年二十國集團(G20)中唯一GDP正增長的國家,但國際循環仍承受逆全球化的重壓,國內循環仍受需求乏力的阻礙。
雙循環發展格局需要國內國際共同支撐,中國將始終做多邊主義的踐行者,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係改革和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決維護多邊貿易體製,做負責任的世界貿易組織成員。
回顧“入世”談判,可以說是曲折不易,但成果頗豐,總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80-1986前期準備;1987-1992體製評估;1992-2001國際談判。其中,第三階段是談判密集期,包括針對中國市場準入的雙邊談判和起草中國入世法律文件的多邊談判,中美談判共25輪、中歐談判共15輪。1999年11月15日,朱鎔基總理親臨最後一輪中美談判,簽訂雙邊協議,取得突破性成果。
進入國際市場後,中國充分把握曆史性機遇,取得一係列成就。
中國方麵來看,第一,我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國際地位顯著提升。第二,製造業飛速發展,成為全球最大製造業中心和全球價值鏈核心國家。第三,國際貿易迅猛發展,成為全球最大貨物貿易國家和第二大服務貿易國家,2020年貨物進出口總額46463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速12.3%。第四,經濟管理體製變革,營商環境優化,2020年引進利用外資1443.74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6.1%。
全球方麵來看,一提高世界消費者福利,對外投資和國際援助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二是推動了世界經濟增長,2019年和2020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均達30%,世界經濟對我國依賴程度正在增強。三是堅持改革開放、支持多邊主義、倡導多邊經貿體製,打造高質量發展平台。
此外,中國入世也實現了互利共贏的成果,這可以從四方麵得到印證,一是對其他發展中國家有示範作用,提高WTO的代表性和對新興市場國家的包容度。二是推動WTO內部權力均衡、提高WTO決策公平性,改變WTO治理格局。三是推動全球經貿自由化,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推進金融、法律等服務開放,降低貿易壁壘,關稅總水平降至7.5%以下。四是形成自貿區網絡,涵蓋26個國家,簽訂19份區域貿易協定和自由貿易協定,完成簽署區域全麵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展望未來,中國需要與WTO攜手並進,把握創新改革契機,針對WTO改革,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多邊主義堅定支持者,中國應注意四點。
一是維護多邊貿易體製。堅定支持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廣泛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鼓勵成員發展基於自願原則的雙邊和多邊自由貿易協定,中國的話語權不斷提升。
二是利用共識推進改革。歐洲與中國在全球化與多邊貿易體製等重大議題上已達成共識,但某些國家仍試圖否定中國發展中國家的角色。中國應堅持自身定位,團結廣大發展中國家,推進WTO改革,維護爭端解決機製。
三是探討製定新的規則。WTO應針對電商、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業態,通過互惠談判製定新規則;協調各方利益,修訂現有規則。
四是把握WTO改革契機。新冠肺炎疫情下國際貿易嚴重受挫,中國應協助WTO推動貿易便利化、維護貿易自由化、製定電子商務規則,助力後疫情時代新型國際經貿規則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