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法庭”走進寨下大峽穀,泰宁庭背為丹霞地貌與珍稀植物保護提供意見。县法(受訪者供圖)
“背包法庭”在泰寧縣朱口鎮文化廣場開庭。肩上(受訪者供圖)
東南網10月9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馬丹鳳 通訊員 張顯超)法槌、服务桌牌、送到身边便民聯係小卡片、泰宁庭背筆記本電腦、县法便攜式打印機……把這些物品裝入黑色雙肩包,肩上一個“法庭”就背在了法官的服务肩上。
景區、送到身边村舍、泰宁庭背農貿市場……平日裏不起眼的县法地方,國徽掛好,肩上穿著製服的服务法官和書記員們一坐,就地轉化為莊嚴肅穆的送到身边法庭。
2019年5月,泰寧縣人民法院在全省首創推出“背包法庭”工作模式。5年來,“背包法庭”團隊深入景區、林區、社區和農村,開展巡回審判、多元調解、普法宣傳、社會治理等活動,一呼即應、一背就走,法官們年均下鄉百餘次。
“把法庭背到需要它的地方”
9月23日,泰寧縣大龍鄉雙坪村,村民連君選正等著好天氣收割今年種下的200多畝製種水稻。“我做水稻製種才3年,要不是調解後部分種子款如期到賬,恐怕沒有足夠的資金和信心再幹下去。”站在稻田邊,他回憶起6月17日那場民事調解。
2022年底,他與合夥人同建寧縣某種業公司簽訂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合同。春播、秋收,種子產量卻不達標。他要求種子公司按照合同中的保底條款支付剩餘種子款,對方以種子減產、部分種子質量不合格為由,拒絕支付。為此,他向泰寧法院提起訴訟。
接到法院的通知後,6月17日,連君選如期前往建寧縣參加調解。
在連君選出發時,泰寧法院生態庭庭長馬歡歡也再次檢查印著法院標誌及“背包法庭”字樣的黑色雙肩包,準備啟程。
“2019年5月,我第一次參與‘背包法庭’工作,是在大金湖景區。”馬歡歡介紹,泰寧是旅遊城市,“背包法庭”設立的初衷是高效解決涉旅糾紛。
經過多年發展,泰寧法院以金湖人民法庭為中心,設立5個背包法庭服務站、6個法官工作室和2個巡回審判點,法官們背著背包,把立案、送達、調解、開庭、接訪等工作送到基層,轄區內偏遠鄉鎮村落也有了“家門口的法庭”。
這次,“背包法庭”頭一回走出縣域。
“被告調解意願不高,又在外縣,我們不上門,可能要再拖下去。”馬歡歡說。
“法庭的莊嚴不在形式,法官的威嚴不在高高的審判台。百姓來法院不是為了走程序,是為了解決問題,且往往是其他辦法行不通了才走司法途徑。隻要能更高效地為百姓解決問題,帶來公平正義,就可以把法庭背到需要它的地方。”於是,馬歡歡決定把“背包法庭”背去建寧。
2023年12月1日,閩贛三地十一縣法院共同簽署《閩贛“3+11”法院服務保障水稻種業振興發展司法協作框架意見》。基於此搭建起來的種業司法協作平台,也為此次“背包法庭”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便利。
經過長達4個小時的耐心調解,在泰寧、建寧兩地法官的共同努力下,原、被告雙方達成調解協議,由被告分兩期支付兩原告種子款共計15萬元。
當前,其中一筆6萬元的種子款已經如期支付。
“審理一案,教育一片”
“這5年,‘背包法庭’工作模式在不斷升級、完善,我也跟著不斷成長。”馬歡歡說。
2023年,泰寧法院創新推出“網上背包法庭”工作模式,馬歡歡又做起了“直播法官”。
2023年8月14日,馬歡歡在泰寧縣朱口鎮文化廣場開庭審理兩起失火罪案件,並當庭宣判。這場庭審在網絡平台實時直播,累計吸引52.3萬人次觀看,2.1萬人次點讚。
“現在看短視頻、直播的人很多,‘網上背包法庭’既為現場群眾提供了便利的司法、普法服務,又能讓更多人看到,更能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效果、社會效果。”馬歡歡說。這場庭審直播後不久,她又以直播形式做了以《家庭教育促進法》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專題講座,全縣1.37萬名師生家長在線觀看,好評連連。
2024年3月,馬歡歡在全省政法係統“巾幗最美”係列活動中榮獲“最美女法官”稱號。在泰寧當地,這位“背包法官”也得到越來越多群眾的信任。
加入“背包法庭”團隊5年,馬歡歡頗有心得:除了免去當事人路途上的辛苦,“背包法庭”還有更多功效。那些推托說沒空來法院調解的當事人,常能空出半天參加“背包法庭”;在法院大樓達不成的調解協議,有了“背包法庭”現場村鎮幹部、鄉賢的協助,往往能事半功倍;態度強硬的原被告雙方,看到大老遠跑來的法官會更願意各讓一步。
“‘背包法庭’現在是全院的工作模式,是三明的司法特色品牌。團隊的力量讓‘背包法庭’惠及更多群眾。”馬歡歡有一群並肩奮戰、共同成長的同事。
2022年5月,金湖法庭庭長伊澤棟赴距縣城60公裏左右的泰寧縣大龍鄉某村化解一起散養牛羊糾紛。
2023年7月,法官楊香梅和法官助理張建文一同將應訴材料和判決書送到七旬老人手中。
不久前,“背包法官”江曉芳將調解室背到行動不便的當事人家中,調解一起金融借貸合同糾紛案。
……
2023年,泰寧法院民事案件調解撤訴率66.84%,居全省法院第一名。一審服判息訴率95.73%,居三明法院第一名、全省法院第二名。
泰寧縣人民法院副院長湯美健告訴記者,下一步,法院將持續做優“背包法庭”這一特色品牌,在便利性、規範性、實效性上多下功夫,努力實現“小背包、大作為”,更好地為基層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精準的司法服務。